導讀
珠海機場東路綠化美化提升項目打造了珠海首個健康步道體系,整個跑步道和綠道結合了海綿城市建設需求,被整體設置為透水鋪裝,并與雨水花園、調蓄池、傳輸型植草溝等多種措施協同,打造了有別于珠海其他地區的濱水景觀,這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珠海海綿城市核心區第一個大型落地項目。
今天就跟隨小建
看看這個成功融合了
多重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和施工手段
的綜合海綿城市項目
2016年4月,珠海成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第二批試點城市,作為海濱城市,珠海降水豐富、河網密布、人均綠地面積位于全國前列、自然系統蓄水能力強,具備建設海綿城市的良好生態環境基礎。
而今天我們就將用珠海機場東路綠化美化提升項目來為大家展示,如何在典型的市政綠化建設和提升項目中有效融合各項低影響開發設計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以達到美觀和實用的有機結合。
項目利用紅藍兩條濱水自行車道和綠道作為串聯,將整個項目各分散部分完整地連接起來。整條透水海綿路面,利用經特殊工藝處理的納米材料對膠凝材料進行改性,改善了無機聚合物材料的物相組成和微觀結構,使之具有高吸水率、高透水率、高強度、抗滲、抗凍、抗沖、耐磨、耐化學腐蝕等顯著優點,能對雨水進行初步凈化。同時,路面保護層采用水性環保耐磨材料,同時添加納米光觸媒材料,在提高耐磨性的同時,可有效降解汽車尾氣,改善空氣質量。
該納米無機聚合物透水海綿路面材料由去年最具影響力的海綿城市評選比賽中得獎的禹智環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產并提供,材料具體可實現的技術參數如下:
1、SS去除率≥75%,COD去除率≥60%,TN去除率≥55%,TP去除率≥60%
2、強度等級C25;抗壓強度 》25.0MPa,彎拉強度 》4.0MPa
3、透水系數 》2.5mm/s
4、連續空隙率 》10%
5、耐磨性(磨坑長度)《 30mm
6、抗凍性:25次凍融循環后抗壓強度損失率《 20%,質量損失率《 5%
為了更好的對雨水實現收集和利用,設計者改變了項目原有的平坦地形,將下凹深度設計在100-200mm,使整個綠地以下沉的方式形成開放的坡地景觀,營造出獨特的景觀立體感,并可有效收集區域周邊馬路、建筑和廣場等地表徑流。
下沉式綠地內設置有溢流口,保證暴雨時徑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頂部標高高于綠地50-100mm,當水量超過綠地承受標準時,會通過溢流管網引流至蓄水池或排放到市政管道,降低排水強度,緩解雨洪風險。
傳輸型植草溝是有植被的地表溝渠,可收集、調節、輸送和排放徑流雨水, 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作用。
這里主要將傳輸型植草溝設置在城市馬路與項目交界處,通過開口路緣石設計,轉輸馬路和透水鋪裝排出的徑流雨水,并銜接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雨水管渠系統和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提高徑流總量和徑流污染控制效果。
利用高差處理手法形成一種具有下沉效果的景觀,根據項目地形帶狀延伸,將不同的雨水花園通過細微地形調節形成組團,配置環繞的花草綠植,營造一種閑適的氛圍,滿足市民觀賞要求。
技術上,雨水花園自上而下為蓄水層、覆蓋層、換填層、碎石層,能夠有效匯集周邊的雨水徑流,用空間換時間,避免雨洪內澇危害。
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凈化雨水,是一種高效的徑流污染控制設施,雨水濕地常與濕塘合建并設計一定的調蓄容積。雨水濕地結合基質、微生物、濕地植物三者對污染物質進行吸附、吸收、轉化,過濾,具有較高的凈化效果,同時與環境結合較完美。
設施節點:雨水調蓄池
廣場下方設計一個200m3的雨水調蓄池,由水池池體、進水沉沙井、設備井、排污井、控制井、出水井、進出水水管、水池溢流管等幾部分組成。
雨水調蓄池具有雨水儲存功能,同時也可削減峰值流量的作用,調節雨洪時空分布,為雨洪資源化利用創造條件。收集的雨水可作為循環利用為景觀水體補水、澆灌草坪、沖洗道路、廁所等。
漲知識了!
海綿城市建設真給力
讓我們共建
綠色宜居城市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 旅游景區八大類透水材料
下一篇: 透水混凝土原材料選擇與技術性能要求